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
日期:2015/11/13 18:06:18 来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于某些疾病或某些原因诱发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呈现等比例减少,从而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坚韧性下降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那么,什么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
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病因,包括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所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胃肠营养性疾病(消化道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长期制动或太空旅行、器官移植术后和一些药物、毒物的作用等。
最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氏综合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腺功能减退症、泌乳素瘤、控制不良的糖尿病以及垂体功能递减等。
几乎各种弥漫性的结缔组织病都可能引起骨质疏松。其病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疾病本身引起的,如一些炎症因子引起的骨质疏松;另一个是由结缔组织病的治疗引起的,如使用较大剂量和长疗程的激素治疗、或者免疫抑制剂治疗。
骨骼的很多营养物质需要由胃肠道吸收获得,因此,胃肠道疾病也可以引起骨质疏松,比如吸收不良;另外,肝脏是一些激素重要的代谢场所,一些慢性肝脏、胰腺疾病,都可能导致骨质疏松。